有的人認為五元就是高價股了,有的人認為30元都是低價股,本身就沒有界定的標準,管理層也沒有制定出區(qū)別的標準。很多人幾萬元投資于股市,他們的資金量只適合于買低價股,才會有股票的數量,如果買上千元的股票,就只能買幾手,在股票數量上沒有操作價值,有的人長期虧損,或者有買高價股,因為股票下跌空間大而造成巨大虧損的經歷,在心理上和操作上已經完全適應于對低價股的偏好。
1、為什么不讓炒低價股,去接已經拉高的高價股的盤?
不讓去買低價股,這是一個典型的官僚作風,典型的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思維方式。股市包羅萬象,有高價股就會有低價,存在即是合理,低價股不會永遠只能做低價股,高價股不能永遠就是高價股,市場是波動的。今天的低價股完全有可能成為明天的高價股;今天的高價股完全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低價股,市場是隨著交易的變化而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不去交易低價股,那么低價股就會永遠成為低價股,如果大家都去交易高價股,那么高價股就永遠是高價股,很多的低價股曾經也是高價股,如果按照某網的規(guī)矩,我相信很多的股不會成為現在的低價股,無論是業(yè)績還是什么情況不好,都會停留在高價股之上。股票是一種商品,本身就是屬于自由交易,不可以分為三六九等,不可以帶有偏袒和鄙視,
股票不可以用價格來衡量它的好壞,有的股票以前是50元,通過長年累月的分紅送轉股變成了五元,這本身就是優(yōu)質股,只不過是因為擴充股本而變成了低價。每個人的資金量不相同,炒股的心態(tài)也不相同,他們可以做出自由的選擇,很多人幾萬元投資于股市,他們的資金量只適合于買低價股,才會有股票的數量,如果買上千元的股票,就只能買幾手,在股票數量上沒有操作價值。
有的人長期虧損,或者有買高價股,因為股票下跌空間大而造成巨大虧損的經歷,在心理上和操作上已經完全適應于對低價股的偏好,很多人因為在高價買入股票,目前股票跌成了低價的股,好不容易盼到這些股在朝著以前被套時的股價在行進,但是這個進程被某人所打斷了,虧損繼續(xù)發(fā)生。股票到底什么是低價股?什么是高價股?沒有一個人能夠準確的回答,
有的人認為五元就是高價股了,有的人認為30元都是低價股,本身就沒有界定的標準,管理層也沒有制定出區(qū)別的標準。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某人強行按自己的意愿來區(qū)分高低價股,這是典型的官僚主義,市場如果不允許炒低價股,那么就應該事先把規(guī)章制度列出來,而不能在市場交易的過程中,隨意的修改規(guī)則,抑制正常的交易行為。
2、為什么那些高價股中沒多少散戶?
雖說A股約有1.87億戶股民,體量巨大,但其中高凈值股民的數量并不豐富,根據機構調研數據顯示,國內80%以上的股民入市資金低于50萬元,也就是說A股主流投資者是中小股民,而不是高凈值股民。如今A股市場近二年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漲后,百元股的數量達到了184家,雖說數量增長明顯,但對比A股4300多家上市公司的總量,仍舊是少的。
從比例的角度來看,本身高價股的數量就不多,占比僅僅只有4.3%,股民進入股市后自然知曉高價股的概率也就不高,按照總股民數量來說,也只有一小部分投資者知曉,再者,高價股也不是所有投資者都可以接受的,畢竟只有20%的投資者屬于高凈值股民?;诖?,沒有多少散戶知道高價股,也沒有那么多的資金支撐投資高價股,還有,散戶投資者之所以入市,根本目的是為了快速賺錢,是為了能抄到大底實現最大化盈利,是為了“一夜暴富”實現財務上的翻身。
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顯然高價股的想象空間是不充分的,2塊錢的股票漲到2000元,是1000倍,而1000元股價的股票漲到2000元,只有1倍,并且若是1000元股價的股票跌至2元,將是血虧,所以,從絕大多數散戶投資者自身需求、憧憬、愿望的角度分析,不會投資高價股,從想象空間的角度分析,也不會過度的關注高價股。
3、有人說高價股遠遠大于低價股的風險,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