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一些耗肥多、耗藥多的農產品,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換個角度看,進口耗水量大的農產品,就是變相的進口水源,進口數量最多的就是國外的大豆,占到了全年進口糧食總數量的70以上,也就是說每年進口的一億多噸糧食,幾乎9000萬噸都是大豆,我國多進口一些大宗農產品,就為我國農民將有限的土地,更多的用于種植高價值農作物,創(chuàng)造了條件。
1、中國糧食連年豐收,為什么還大量進口?
中國糧食產量居世界第一,約為5億多噸,糧食自給率為95%,可以說是基本可以自給。但因為人口太多,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又不大,因而人均耕地面積很少,因此中國的糧食生產仍然不能掉以輕心,考慮到國家需要有一定的糧食儲備以應急,以及考慮到價格因素(國外糧食價格很多都低于國內價格)因此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一定數量的糧食,包括飼料糧,其中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小麥和玉米較多。
2、為什么中國農民種的糧食不賺錢,還要大量從國外進口低價糧呢?
種糧不賺錢,這就對了,種糧是為了吃飽肚子,賺錢是次要的,這是對于農民自己來說的,在舊社會農民租用地主家的地也是為了吃飽肚子,但那時的產量及低,往往連租金都不夠,也就苦了勞動者,更是苦了農民。解放后農民翻身做了主人有了自己田地,但是要交稅和公糧,除了這些農民手里所剩無幾,農民仍是極度貧困,隨著祖國的發(fā)展和進步,消除了公糧這一說;隨后在溫家寶總理時代給農民免除稅收,并且有了種糧補貼及化肥種了補貼,比過去好了許多,然而在當今這市場經濟時代和物價上漲的年月,種糧仍是不賤賺錢的行業(yè),為此農民又找到了另一條出路…打工,于補貼家用。
這樣也算是走上了一條富余之路小康之道,我國人多耕地面積不多,機械化水平也還不夠,所以成本很高也是種糧不賺錢的原因,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原因,當下一步解決也不現實。種糧不賺錢,但是為了將飯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也得種,并且要種好種足,保證我們祖國人民的溫飽,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有外援,不能依靠外援。
3、中國糧食多嗎?為什要進口那么多?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yè)大國,也是世界人口大國,尤其是隨著近幾年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糧食總產量連年增產,目前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了6.2億噸左右,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農業(yè)大國,但是有一個非常尷尬的事情,那就是我國雖然是糧食生產大國,但是也是糧食進口大國。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我國糧食進口一直沒有停過,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現象,
例如2017年我國全年進口了將近1.3億噸的糧食,而到了18年全年糧食進口數量就達到了1.15億噸,占到了國內糧食總產的15%左右,這個數據增長還是非常的可怕的。那么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為什要每年還要進口那么多的糧食?說到為什么要進口國外的糧食?這個還要和我們的國情說起,我國雖然是農業(yè)糧食生產大國,但是也是世界人口大國,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只占全球耕地的7%左右,攤分到我們個人頭上,人均不足一畝半地,利用7%的耕地養(yǎng)活世界上20%的人口已經不易,
而如今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簡單的吃飽飯就能得到滿足,人們對肉油蛋白的需求越來越大,而肉油蛋白都需要更多的糧食來轉換的,如果單算口糧的話,以目前的糧食生產水平,再養(yǎng)一個中國也是不在話下的。但是如今人要吃肉,人要喝奶,人要更好的生活,那么以目前的農業(yè)水平來說,如果不去進口一定的糧食,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現在的生活需求,
其實根據進口糧食的數據來看,三大主糧的小麥,水稻,玉米目前基本上還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尤其是水稻和小麥應該說還有一定的產能過剩。而進口數量最多的就是國外的大豆,占到了全年進口糧食總數量的70以上,也就是說每年進口的一億多噸糧食,幾乎9000萬噸都是大豆,我們都知道,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地,早在以前的時候,我國生產的大豆數量一直穩(wěn)居世界第一,也是全球大豆的主要出口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