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觸到的萬能險最早供職于平安人壽,當時平安人壽熱銷的產品就是萬能險,分為萬能A,萬能B,后來沒有A、B之分,統(tǒng)一稱為萬能險。萬能險的利弊萬能險整體比較靈活,主要是包括交費靈活和領取靈活,最早的萬能險對于交費是沒有限制的,可以是終身交費,也可以自行選擇一個交費年期。
1、保險公司如果破產,萬能險會怎么樣?
在我國銀行可以申請破產,企業(yè)可以申請破產,理財機構可以申請破產,但是保險公司是不允許破產,因為各大保險公司所涉及的人群太多太多,發(fā)生破產對于廣大民眾來說影響巨大。不管是小保險公司還是大型保險公司,只要是合法合規(guī)受央行和銀監(jiān)會監(jiān)管的,合法合規(guī)正規(guī)的保險公司,均是不允許破產倒閉,即便是某保險公司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導致保險公司無法正常運營,央行和銀監(jiān)會是會聯(lián)合其他大型保險公司,并購即將破產的保險公司,而所有的投保人購買的保險產品,也是會隨著并購發(fā)生略微的變化,不過保險范圍保險金額均不會發(fā)生變化。
2、買保險,為什么很多人不建議買“萬能險”?
兩種可能,第一,不建議買的人,根據不懂萬能險;第二種可能,為了迎合客戶,萬能險真的很坑嗎?并不是。如果非說它坑,可能就是名字翻譯的坑了一點,因為它當然不可能是“萬能”的,那它能做什么呢?首先它是一個儲蓄 保障的綜合體,客戶可以選擇加大保障功能,降低儲蓄功能,也可以選擇加大儲蓄功能,降低保障功能,非常靈活,這也是被稱之為萬能險的原因之一。
那大多數人說它不好,是因為他們想用一個功能的錢,辦兩個功能的事,比如早些年一般萬能險的成交金額都在6000,那現(xiàn)在我們知道,一般把保障型的保險做足,也差不多在這個價位或者再略高一點。說明什么?說明6000塊的保費支出,其實只能解決保障的這個功能,而解決不了儲蓄的功能,但中國人又喜歡儲蓄,不喜歡保障,所以就會把這6000元所換來的功能,分攤給儲蓄一部分甚至是很大一部分,這樣保障自然就顯得不足了。
而儲蓄呢?理財賬戶的增值是需要時間積累的,不可能說我今年買了一份保險,明年我就暴發(fā)戶了,萬能險的理財賬戶,其實大部分都是在5%左右的年復利,跟投資相比肯定是比不了了,但跟其他一些儲蓄形式比還是有競爭力的,只不過短期內感覺不出來,于是就讓人覺得,錢沒少花,但保障也不足,收益也不足,于是就定義為“坑”,其實如果在購買時,能夠清楚這種產品形態(tài)的特點和性質,并做好規(guī)劃,它并沒有那么坑。
年輕時我們可以更傾向于保障,但得注意,加大保障功能的同時,就不要去計較理財的效果,等年老的時候,責任減輕了,就可以放棄一部分的保障,從而切換為理財模式去供給自己的養(yǎng)老,這是任何一款普通重疾險都提供不了的便利。至于說,收益也低、保障也不足,所以很坑,我想說,怎么不看看你出了多少的保費呢,大部分萬能險起不到萬能險該有的作用,都是因為保費投入太少。
啟動不了它應有的功能,當然這也不能怪客戶,第一,可能客戶確實沒有那么大的購買力,第二,客戶自己不懂就罷了,問題是遇到給他推銷萬能險的人也不懂,所以稀里糊涂的買了個四不像的東西,這些都是銷售端的問題。但至于說險種,我認為是沒那么坑的,當然也不是說它就比別的形態(tài)好,沒有簡單的好與不好,都是得看客戶的具體需求,和風險偏好。
3、目前還有萬能險產品嗎?此類產品的利弊是什么?
現(xiàn)在市場上還有這類型的產品,只不過是產品責任發(fā)生了很大的調整,最早接觸到的萬能險最早供職于平安人壽,當時平安人壽熱銷的產品就是萬能險,分為萬能A,萬能B,后來沒有A、B之分,統(tǒng)一稱為萬能險。當時在平安人壽此類產品是主打產品,一度占到年度總保費的35%以上,當時的萬能險含有保障功能,具有壽險責任和重疾責任。
現(xiàn)在這些產品遺留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萬能結算利率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后期的保障成本扣除,屬實比較高,而且在當初銷售的時候講述交費年期一般都是按照10年交費期來講,很多年齡筆記大的客戶在交費滿十年以后,賬戶價值累計其實不是很多,導致部分保單失效。萬能險的利弊萬能險整體比較靈活,主要是包括交費靈活和領取靈活,最早的萬能險對于交費是沒有限制的,可以是終身交費,也可以自行選擇一個交費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