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shù)據(jù)看,很多保險公司常年虧損,卻從沒聽說哪家保險公司倒閉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如果虧損,那么其實虧損的是保險公司自身,跟保費沒有關系,這個和銀行理財產品拿客戶的募集資金去投資產生的收益和虧損是兩種情況,這么說吧,一個是保險公司用保費(收入)去自負盈虧,一個是銀行代客理財(投資),性質是不一樣的,投保人交的保費就是保費,是保險公司的收入,或者你可以理解成債權,無論保險公司發(fā)生什么按合同約定賠付是其義務。
1、保險公司虧損,會影響保費嗎?為什么?
保險公司虧損?那也不影響保費。一般來說保險公司的盈利主要來源于三塊:死差益:就是預測計算應為投保人患病和那啥的概率(當然如果是車險則是出險的概率),精算得出這一年大概需要賠付1000萬,結果年第一看只賠付出去了950萬,那么差額50萬牛算死差益,這是大多數(shù)保險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利差益:以終身壽險和分紅險為例,假設保險合同上標注產品的年收益率為2%,實際上保險公司用這些保費的投資回報率可能是3%(前些年某些保險公司比如泰康的收益率高的驚人),那么這1%再乘以保費就是保險公司的利差益。
費差益:比如保險公司年初預計本年的營銷費用(包括給員工的獎勵和給銀行、互聯(lián)網網站等的渠道費用)是500萬,實際上花了100萬(可能是因為符合條件的少),那么少花的那100萬叫做費差益,所以如果虧損,那么其實虧損的是保險公司自身,跟保費沒有關系,這個和銀行理財產品拿客戶的募集資金去投資產生的收益和虧損是兩種情況,這么說吧,一個是保險公司用保費(收入)去自負盈虧,一個是銀行代客理財(投資),性質是不一樣的,投保人交的保費就是保費,是保險公司的收入,或者你可以理解成債權,無論保險公司發(fā)生什么按合同約定賠付是其義務。
2、有些保險公司連年虧損,為什么不會倒閉?
經過三十年的發(fā)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但是由于保險行業(yè)起步晚,發(fā)展速度太快,因此存在很多問題。我國保險市場目前任然是寡頭壟斷,以2019年1季度為例:86家財險公司,47家盈利,39家虧損,平安、人保、太保三家公司利潤占了行業(yè)全部利潤的98%;79家壽險公司,46家盈利,33家虧損,前9家公司利潤占行業(yè)全部利潤的96%,僅國壽和平安兩家就占了三分之二。
從數(shù)據(jù)看,很多保險公司常年虧損,卻從沒聽說哪家保險公司倒閉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保險行業(yè)自身的特點,決定保險公司的盈利需要一定周期,剛成立的保險公司,肯定都是虧損的,保費都不一定夠租樓、發(fā)工資的。行業(yè)有個不太靠譜的經驗數(shù)據(jù),保險公司要想盈利,平均下來要7年,很多保險公司成立時間短,業(yè)務發(fā)展還沒到盈利階段,所以前期股東要不斷投錢,支撐公司持續(xù)經營。
第二,由于看好中國保險市場未來發(fā)展空間,或想通過保險公司吸收巨量資金搞點大事情,資本從四面八方一個勁兒的往這個行業(yè)跑,導致保險經營牌照本身成為香餑餑,在銀保監(jiān)會排隊成立保險公司的申請數(shù)量,遠遠超過現(xiàn)有保險公司數(shù)量。保險公司如果因為虧損,大股東不想干了,接盤俠多得是,沒必要宣布破產,比如現(xiàn)在的農銀人壽是被農行接盤的嘉禾人壽,中銀三星是被中行接盤的中航三星。
第三,保險行業(yè)有專門的風險基金,叫保險保障基金,如果發(fā)生問題(其實虧損都不叫個事兒)的保險公司短時間內沒法找到接盤俠,銀保監(jiān)會就會直接出手,通過保險保障基金注資維持經營,然后慢慢處理,新華保險、中華聯(lián)合、安邦集團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總之,保險公司想破產還是挺難的,尤其是壽險公司,保險法明確規(guī)定其除了分立、合并不得解散,這年頭是想死都死不了啊。